此外,抑郁是老年时期常见的情绪反应,但往往被睡眠障碍食欲不振和复杂的身体不适所掩盖。只有提高对自身心理健康的认识,早识别,早治疗,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身心健康。
初一女生被诊断为“青春期抑郁症”
升到初一后,田甜觉得学习困难,上课注意力难以集中,成绩急剧下降。父母骂了她几次后,她变得沉默寡言,郁郁寡欢。她一直很温顺,变得很暴躁,甚至和父母顶嘴。她多次表示不愿意上学,并告诉父母她想看心理医生,但被父母彻底拒绝。父母认为田甜正处于青春期,加上学习压力大,情绪波动很正常,不可能有什么心理问题。带她出去放松一下。后来妈妈偶然发现甜甜手臂上有几处血痕,才意识到情况严重,赶紧带她去医院。田甜被诊断为“青春期抑郁症”。
在很多人看来,烦躁只是“青春期”的躁动,其实不然。合肥四院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何孔亮表示,对于心理问题,成年人通常可以自己寻求帮助,但青少年需要父母老师或其他监护人意识到自己的情况,带他们寻求需要的帮助。这通常并不容易。很多心理问题在前期很容易被掩盖和忽略。就像甜蜜一样,青少年的抑郁并不总是表现出悲伤。相反,易怒愤怒和不安可能是他们最明显的抑郁症状。
“早期识别,早期专业帮助,对心理疾病的防治非常重要。”何孔亮提醒,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应及时就医评估诊断:性格改变,人际交往遇到障碍;原因不明的身体疼痛;工作学习注意力能力明显下降;出现异常且无法控制的行为或情绪变化;荒诞怪诞的思维或令人费解的语言等。怀疑,怀疑周围的人在议论他或者在害他;自言自语,自笑,过度冷漠,沉默寡言等。无故冲动伤人毁坏物品或自杀自残;睡眠不好。
对于家属来说,家属要给予患者理解和支持,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和宽松的生活环境,多了解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做好家属的心理健康监测,做到早识别早发现,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和康复。对社会而言,社会各界应普遍提高对心理健康的认知水平,理解和关爱精神疾病患者,不歧视不排斥,为精神问题的早期识别患者康复和回归社会创造良好的环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