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内光伏板块分化严重,零部件等中下游零部件产业链个股大幅下挫。总市值超过1200亿元的组件领导者天合光能Trina Solar开盘走低,收盘下跌8.5%,单日市值蒸发超过120亿元。此外,金高科技、隆基绿色能源、协鑫集成等相继下跌。
今年以来,上游硅材料的价格持续上涨。TCL central和最近也大幅提高了许多硅片产品的价格。作为产业链的中下游,电池和组件的毛利水平明显受到两端的挤压。
一些市场分析师表示,模块部分的利润处于光伏行业的底部。目前,182尺寸国内报价的相应利润约为-0.08元/瓦,欧洲市场价格的相应利润为0.044元/瓦。除硅材料外,胶膜和玻璃的价格也在上涨,成本压力也在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自今年年初以来,股价已下跌近50%。
[最新新闻]
公共信息显示,70%以上的收入来自光伏产品,主要来自基于单晶硅的光伏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21,公司组件发货总量为24.8gw,大型组件发货量居世界首位。
在上游成本的压力下,天合光能开始布局综合产能。6月24日,该公司宣布计划发行可转换债券,为35gw直拉单晶项目的年产量筹集不超过88.9亿元。6月17日宣布,计划投资85.8亿元,建设30万吨工业硅、15万吨高纯多晶硅、35gw单晶硅、10GW芯片和15gw元器件辅料生产线。
在这方面,东吴证券的曾多宏等人在研究报告中表示,组件出货量正在快速增长,预计公司2022年第二季度的组件出货量将为9-9.5gw,增长25-30%。在全年中,下半年是需求高峰期。随着硅材料产能的释放,将带来上游降价,公司利润将进一步提升。组件年发货量为40gw+。
行业方面,据浙商证券研究报告显示,全球前五大零部件制造商基本稳定,2021天合、金科能源、阿特拉斯在零部件出货量方面均跻身全球前五位,龙脊绿色能源与天合光能的垂直整合引领了产能布局,提高了盈利能力。
然而,根据市场分析,与其他三个“硅+”模块的容量布局相比,天合光能的容量链仅涵盖“电池+模块”的两端。鉴于本轮硅材料价格上涨,企业的整合程度与其成本控制能力成正比,产业链较短的下游企业更有可能因供应链价格波动而获利。
与此同时,天合光能的性能也受到硅片容量不足的影响。数据显示,天合光能今年第一季度的毛利率为13.59%,而龙脊绿色能源同期的毛利率超过20%。有业内人士表示,在轻资产模式下,公司近几年没有大规模投资硅片,整体盈利表现低于其他综合企业。2022年,硅材料的总体供需仍然紧张,天合光能可能面临另一年的压力。
1c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