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构自行车怎么样,他最经典的著作是什么?
我最喜欢的作家是曹雪芹,最喜欢他写的《红楼梦》!
这本书,我从高考结束之后的那个暑假开始看,至今已经不记得看过多少遍了。
那年高考结束之后,作为对自己的奖励,我去镇子上的书店里,买了一本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用阅读《红楼梦》来缓解和放松自己的大脑,以此来转移等待高考分数出来时的紧张和焦虑。
记得当时,不到三天的时间里,我就已经看完了,然后合上书本的时候,我的脑子里面可以完整的复述出主要故事情节。
那个时候,里面的很多诗词曲赋,基本上都是跳读过去的,根本不知道什么判词,隐含着那个人物的什么命运,只感觉故事非常吸引人,拿起来就舍不得放手,只想深深地沉浸其中。
我本来就对历史王朝故事比较感兴趣,《红楼梦》又是讲述贾史王薛四大家族故事的小说,所以一下子就将我深深地吸引住了。
翻开《红楼梦》,随着画卷的展开,荣宁二府的富贵气象,大家族过日子的气派奢华,贾宝玉的灵性才情,林黛玉的爱耍小性子,薛宝钗的端庄大方,王熙凤的“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特别是其杀伐决断的当家少奶奶气派,给了我这个农村里出来的穷小子太深太深的震撼了。
穷家小户出身的我,哪里见识过所谓的的贵族生活啊?所谓的“钟鸣鼎食之家、诗礼簪缨之族”,所过的日子,那个奢华啊、简直是气象万千!
暑假里后来又多次反复阅读,慢慢的知道了“金陵十二钗”的悲剧命运,贾府的注定败落,贾宝玉的出家,特别是黛玉之死,看的我眼泪吧嗒吧嗒的忍不住直掉!
尤其是后来贾母去世的时候,拉着手贾宝玉的手说的那一句话,“我的儿,你要争气啊!”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当时是失声痛哭啊,不只是流眼泪,而是很大声很大声的哭出来的,因为我想到了我自己的奶奶,在我读高一的时候去世的,而我家里又是很穷的家庭,奶奶也是一次嘱咐我要争气、要好好读书!
所以高考结束之后的那个暑假里,我一直深深地沉浸在阅读《红楼梦》给我带来的多种感受里面,有感到、有喜悦,但是更多的是悲伤,深深地、不可遏止的悲伤,因为受《红楼梦》悲剧艺术的感染比较深,也因此而联想到自己家里的一些情况,忍不住的悲从中来、不可断绝。
很多人喜欢看《红楼梦》,是因为里面宝黛爱情、宝黛钗三人之间的青年男女故事,而我因为当时家里穷,升学考试压力太大,可能因此开悟的时间比较迟,对男女爱恋一事,并没有多少感受、也没有多少迫切需求,因为生存、升学压力太大了。
所以真正吸引我的反而是贾府的盛衰之变,我并不是事后吹嘘自己觉悟高啥的,因为当时的确就是这个情况,爱情在当时,并不是我所迫切需求,也不是当时的我所能够真正懂得的。
反而是这个家族的盛衰,引起了我探究的欲望,我当时一直在慨叹,为什么这么一大家族,好好儿的,怎么就突然败落了呢?
还记得当时的我,像在做历史试卷的问答题一样的列出了一二三四点原因,我至今记得,当时归纳的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贾府这样一个大家族,在年轻子弟的教育问题上出了大问题,后继无人,自然就在官场上吃不开了。
现在想想,这个原因也不无道理,只是稍微简单了点。
后来进了大学之后,《红楼梦》这部小说,也是经常读、反复读,不仅读原著,而且也开始阅读红学家的一系列解读《红楼梦》的著作。
然后慢慢的感觉自己对《红楼梦》的理解,就又加深了很多,像冯其庸、周汝昌、王朝闻、刘心武、王蒙等名家,都有很好的解读《红楼梦》的著作,对比阅读之后,就能更深入的理解作者曹雪芹及其不朽名著《红楼梦》。
当代解读《红楼梦》不得不提到的两位著名作家分别是蒋勋、白先勇,他们都有很好的《红楼梦》解读著作:
两位大家、两套书,各有侧重,蒋勋的书,有音频,非常适合听,因为蒋勋的声音本身就是一件不可复制的艺术品,听蒋勋老师的讲解音频,就是一种艺术享受!
白先勇老师的细说《红楼梦》,非常适合阅读,因为有对不同版本《红楼梦》的对照讲解,一比较就能发现问题的确是如白先勇老师所说的那样,版本不同就会有太多的不一样!印象最深的就是讲解尤三姐的片段,不同版本写到这一段故事的时候,尤三姐的人物形象真的完完全全的不一样。那么从中就可以发现白先勇老师真的是在非常非常细的细说《红楼梦》。
通过反复对比阅读,不仅不会感觉到腻烦、腻味,而且会觉得越读越有更多新的发现,这样一来,就会更加加深了我对作者曹雪芹及其不朽名著《红楼梦》的喜爱!
我相信,真正读过《红楼梦》的人,是肯定会如我一样爱上《红楼梦》的!
2020年厦门十大网红打卡点是哪些?
因为工作的原因, 我每年都去厦门2-3次, 都去了不下20次,可是如果让我选择去度假,我也很喜欢厦门这个城市。每次出差我都会问不同的朋友推荐好吃的餐厅,好玩的店。
所以我非常乐意推荐十个去厦门必去的打卡点。
1. 鼓浪屿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 鼓浪屿当然是首选打卡地。
鼓浪屿是一个宁静美丽的小岛,凭借其独特的景色,已然成为厦门名副其实的旅游名片。岛上有日光岩、菽庄花园、风琴博物馆等景点,在日光岩内,可以俯视全岛,将景色尽收眼底。
除此之外,鼓浪屿上还有闽南建筑风格的海天堂构、中完合壁的八卦楼以及19世纪欧陆风格的国家领事馆,因为这些多种风格的建筑,所以又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称。
2.厦门大学
这是座被誉为全国最美大学,还是为数不多的建在海边的大学。校园内绿树成荫,无论漫步还是在树下看书感觉都很惬意。
必去的地方有芙蓉湖(南门进了厦大就是一排高高的楼群,最高的那栋主楼前面就是芙蓉湖,厦大就是绕着芙蓉湖建的),情人谷,上弦场,芙蓉隧道等等,最后还可以从白城小门(也叫北门)出去,到白城海滩逛逛。
校内有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和鲁迅纪念馆都极富特色和价值。(皆可以入内参观,人类博物馆禁止拍照)
3.环岛路
既然是海边城市,环岛路沿海而建,它是来厦门必去的一个地方。走在安静的木栈道上,近处沙滩、远处的海水以及日出日落映衬着的那片海景让人难以挪步。还可以租辆自行车骑行,让海风拂面,别有一番韵味。
环岛路全程约31公里,本地人又叫它五色路:蓝色的大海、金色的沙滩、绿色的草地、红色的跑道、灰色的公路。沿途有众多景点,胡里山炮台、椰风寨、国际会展中心、五缘湾等,这些景点都非常漂亮。从厦门大学到会展中心的一段海岸,被称为“黄金海岸线”。
4. 曾厝垵
被誉为“全国最文艺村落”的曾厝垵就坐落在厦门的环岛路上,它从一个质朴的临海渔村缓缓蜕变成了如今炙手可热的文化创意村。繁华背后,也依旧坚守着骨子里的韵味。在这里,你可以泡一壶清茶,坐在木制的老藤椅上,头顶是穿过瓜果藤架稀疏散落的阳光,鼻尖是海边吹来的咸咸的海味,在都市的忙碌中享受片刻的安静舒缓。
5. 世茂海峡大厦
世茂海峡大厦,也叫厦门双子塔,是近两年厦门标志性城市景观之一,它是两个独立的塔楼并由裙房相连。外观上形似美丽的风帆,并融入了厦门市花“三角梅”的视觉元素。
这两栋300米左右的超高层建筑,其中一座是康莱德五星级酒店和写字楼,另一座则作为SOHO办公,而裙楼则建设成集购物、休闲、娱乐、餐饮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商业。
厦门双子塔的主要特色在于它55层的云上厦门观景厅。360度的宽阔视野,你可以高空漫步,远眺鼓浪屿,俯瞰厦大、沙坡尾、万石植物园等,整个鹭岛风情都尽收眼底。厅内还设有咖啡雅座,卖各种特色纪念品、工艺品,是来厦门不得不去的一处地标。
6. 沙坡尾
沙坡尾避风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以前。早期的厦门港是一湾弧形的海湾,这一带海湾呈月牙型,金色的沙滩连成一片,故有“玉沙坡”的美称。
沙坡尾在厦门港,离中山路亮公里左右。据说是厦门港的源起之地。南面南普陀寺和厦门大学,早期的厦门港是一处弧形的海湾,海湾像月牙型,金色的沙滩连成一片,故有“玉沙坡”美称。 这里相当于北京南锣鼓巷,上海田子坊,有厦门当地特色和很多小店。沙坡尾市集包含美食市集、设计手工市集及酒鬼市集三大类,艺术气息十足。 在这里可以远眺双子座,现代和历史的碰撞。
7. 演武大桥观景平台
演武大桥观景平台位于厦门演武大桥内,该桥被认为是离海平面较近的大桥,所以涨潮时车在桥上走,有时就感觉在海上行。它由三座栈桥和一处景观平台构成。演武大桥观景平台全长约824米,总面积相当于27个标准的篮球场。其中,观海面长度约455米,宽达30余米。
观景平台环抱于演武大桥演武路立交外侧,向海湾深处伸展着。现在这里已经成为厦门小众拍照圣地,西北段可以漫步在人行道上,将鼓浪屿、漳州港作为背景,自由拍摄;东南段则可以踏上沙滩,踩着浪花,与海合影。
游览时,可从位于世茂海峡大厦后侧的西入口、演武路西侧通往海堤外道路的中入口,以及位于海洋新村后侧的东入口进入观景平台。在观景平台上几乎是一伸手,就能触摸到厦门湾这片碧海,闭上双眼,甚至有飞翔于海面的感觉。
8.中山路步行街
中山路步行街是厦门的一条老牌商业街,两旁全是闽南风情的骑楼建筑。馅饼、肉脯等几乎所有的厦门特产,都能在这里一网打尽,是在厦门逛街和带手信的必去之处。这里也是有很多厦门特色小吃。
9. 南华路文化吧一条街
这是厦门最具文艺气息的地方,也是厦门独具“小资情调”和“浪漫休闲”气质的老街区。 这里以前是老华侨的别墅群,现在渐渐都被改造为咖啡馆和旅店,可以体验到悠闲的生活,慢节奏 南华路会带给你许许多多的惊喜,在这条小巷闲庭信步,不时会有几个小店跳入你的眼帘,文艺的装修配上精心设计的logo,温馨十足,绝对给人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10. 南普陀寺
就算你不是信徒,也非常建议你来,因为他非常漂亮,干净, 还有全国最著名的素菜馆。寺庙后就是五老峰,也是厦门八大景之一,想要游山的话,也可以顺带爬山游玩。
寺的外围有东西两山门,东门靠近厦门大学,西门靠近钟鼓隧道。2个门之前的距离很近,所以哪个门进去都可以。放生池在2个门的中前方,内有乌龟,前还有荷花池。
80这三种性能非常接近的坦克?
(苏军的T64坦克)
T64坦克的坦克造价当时约为110万美元一辆,T72的造价比其低了数十万美元,造价
降低换来的是一些硬件上的降级,比方说T64的装弹机是电动液压转盘式装弹机,而T72的装弹机是单纯的电动装弹机,装弹速度上就比T64慢了一点,装甲防护上也薄弱了,虽然采用了125mm口径的滑膛炮,但到后期改型才能发射炮射导弹,T64本来就可以发射,不需要进行改进,而且T64采用了所谓K型复合装甲,等效为400mm以上,在当时确实很震撼。
(当时苏军大规模装备的T62,我国在珍宝岛战役中也缴获了一辆)
而为什么我要说实战上的考虑呢?因为T64的部分硬件当时太过超前,存在很多的技术故障,并且此时苏军不光需要这种新型坦克武装部队,大批本国和盟国的T54/55和T62
坦克需要更新,其余部队总不能都换成T64吧,那后勤和维修人员还不炸了锅了,此时,苏联的下塔克尔设计局,用新的125mm滑膛炮加上成熟的老坦克上的技术重新设计了一款低配“T64”,这就是T72坦克。额外插一句,当时仍然有一支部队没有把老坦克完全退役,就是苏联的远东军,到苏联解体的时候,还在装备T62。
(T72坦克)
至于T80,那就是苏联人看到西方开始研发三代坦克后,开始在T64的基础上改进加研发的,首先在动力上,和善于闷声发大财的我国人民不同,俄国人民直接就搞了个大新闻,把燃气轮机装上去了,功重比达到了27.1匹/吨,比美国人的M1不知道要高到哪里去了。
(T80上装备的GTD-1000T燃气轮机)
从这里开始,T80的发动机性能已经开始和T64与T72不一样了,增大马力的效果就是T80的机动能力比原先的苏联坦克不知道要高到哪里去了,随之带来的是燃气轮机的大耗油量和高造价,这也就导致现在T80的总产量截止2015年为止仅有五千多辆,而T64产量在一万五千辆以上,T72更是超过两万五千辆。由此我们可以感觉到,这三种坦克都是用来高低搭配的,T80和T64是在质量上的优势压过对方,而T72更贴近于“铁甲洪流”这种定位,用坦克海冲垮敌方步兵的防御,至于对付坦克嘛,那就是另外二位的活了。
有去过祖国宝岛台湾的朋友?
2019年1月去了台湾环岛自驾游12天,其中自驾车8天,剩余在台北期间都是打车。总体来说,风景尚可,至于“最美的是人”这种说法只能说是历史滤镜的原因。
[撒花]论自然风光,台湾只是一个省,所以肯定是无法同我们整个大陆相提并论。比如广为人知的日月潭,和西南地区的高原湖泊比起来,还是要逊色一些的。
从宜兰经苏花公路到花莲,是所谓台湾最美死亡公路,这段路夏天开,必然是极美的,我们是下雨的冬日,所以风景必然是大打折扣的。但是网传很危险,所以没有山区驾车经历的朋友,还是要慎重。
花莲的七星潭,很美,住在七星潭湖边的酒店,感觉很棒。
垦丁是极美的,即便是冬日,也是让人心醉。不过,海边风光,大陆也是有很多的。
台南的奇美博物馆,超值,动物馆就好像电影《博物馆奇妙夜》,其它馆也精美无比,绝对是非盈利的。也是整个台湾行,最最让人难忘的,相比台北故宫的阳春白雪,这里更让人能够真正地感受到艺术的美与精妙。
[撒花][撒花]台湾的美食,譬如度小月、鼎泰丰、鲜芋仙这种知名连锁品牌,还是很美味,且比大陆便宜。
广受好评的台湾的夜市,肯定是有很多美味的,最大的特点是便宜、性价比高,尤其是支付宝当时在搞活动,就真的好便宜。但是,也会有雷区。所以,夜市品尝的是风情和趣味。真正的美味还是要到老字号里品尝。
[撒花][撒花][撒花]至于“最美的是人”,客观讲从机场出来打车,第一个司机就让我感觉到了或许绿色才是台湾的总体色。一上车发现我们是大陆的,就很激动的说:“你们大陆想.....,那你们怎么不.....?你们大陆.....,我们台湾.....。”说起来有点遗憾,很久没和人吵过架的我俩,当时懵圈了,后来虽然怼回去了,但是太温柔有礼了。当然,很快那位司机意识到自己有些过于敏感了,态度也转换过来了。
后面接触了很多人,但都是旅游业的从业者,很有礼但是没有日本人那么有礼,客观讲同大陆年轻一代的旅游业者差不多。
总体感觉就是,绿是真正的绿,是从内而外发自内心的绿。而蓝,却是不那么纯正,有发自内心的蓝,也有迫于生计的蓝。
[撒花][撒花][撒花]
台湾的物价相对国内,还是要低一些的,语言和文化也是一样的,不考虑其他的,只考虑观光,台湾算是个不错的选择。
其次,相同的语言、相同的文化、不同的社会形态、不同的价值观,这种碰撞,这种像我们又不像我们的感觉,会让你有一种奇妙的体验。
总而言之,如果你对台湾有情怀、有历史滤镜(毕竟我们这代人从小受到的教育都是宝岛台湾,年幼的我老在幻想宝岛到底是啥样的[捂脸]),还是可以去台湾看看的。
如果你没有历史滤镜,那么恭喜你:世界那么大,美妙的地方那么多,就不必拘泥于台湾了!
图1-2: 日月潭
图3-5: 苏花公路沿途
图6-7: 七星潭
图8-9: 垦丁
关于【构构自行车怎么样】和【他最经典的著作是什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