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青蛙灯怎么用,给我一个你的故事好么?
来哈尔滨上中专,是二姨夫送我来的。
二姨夫本身其实和我家没有关系了,和二姨离婚多年,只是和我家的来往没有断。
因为二姨脾气跋扈,也有街坊传言说,二姨夫有外遇了,二姨看他手机,二姨夫执拗不让看。
于是,二人利利索索地办理了离婚。那个年代的人执拗。
离婚后,二姨夫仍然和我家有来往,过年过节依然来看望我姥姥。
为什么选择二姨夫送我来哈尔滨念书?因为农村的父母都在种地,家里没有一个闲人。
二姨夫是退休老师,一个是他有时间,再一个二姨夫有文化,见过大世面。
家族对二姨夫的态度两边倒。
有的说,二姨夫文化人,花花肠子。
有的说,二姨夫挺实在,都怪二姨没文化,不理解他。
姥姥对二姨夫的态度始终不冷不热,不过,过年过节二姨夫一去,姥姥就给二姨夫煮饺子。
饺子端上桌子,姥姥就眼皮不抬,出去串门了,二姨夫眼泪噼里啪啦地吃饺子。
二姨夫在我家的属性,属于有这么人,和谁也不亲,家里忙他甘愿帮。
冬天,外面下大雪,东北的气温能把鼻子冻掉,二姨夫一个五六十岁的人,来姥姥家给姥姥劈柴火。
姥姥坐在炕上,头不抬,眼不睁。
我始终纠结一个问题,二姨夫为啥和二姨离婚后,依然愿意出现在我家,当我家的苦劳力,依然不受姥姥待见。
唯一尊重二姨夫的是我爸爸,也许都是因为姑爷的原因吧。
有时候,二姨夫来姥姥家干活,姥姥没时间,二姨夫尴尬的自己煮面条。
爸爸会把地上的烧酒拿出来,陪二姨夫干喝一杯。
一碗面条,两个荷包蛋,没有一个硬菜,爸爸能陪二姨夫喝到半夜。
姥姥串门回来,看见了,也没有说给二姨夫炒个菜。姥姥不发话,妈妈,三姨,或者其他人是不敢招待二姨夫的。
二姨夫就像一个烫手的芋头。
家里希望二姨夫来家,能给姥姥干点活,也希望给二姨夫炒个菜。但还得看姥姥的心情和眼色。
二姨夫是个比较执拗的人,身上有好多家人解不开的疑团。
二姨夫是全村第一个配置手机的人,他的手机谁都不让碰,这也是让二姨最记恨的一点。
二姨夫有写日记的习惯,他的日记谁也不准碰。
这两点,深深地刺激了二姨这个坡实的农村妇女。也让他们越走越远。
二姨夫为什么离婚后这么多年一直钉在姥姥家。
长大后,我才知道,二姨夫没有亲人了,用农村的话,他家亲戚都绝户了。
不过,从二姨夫的素养来看,二姨夫家族应该都有文化。
我和二姨夫第一次近距离接触。
他送我,路上话不多,除了打发我吃东西,在火车上,只是他一个人默默地写日记,或者摆弄他那过时的破手机。
到了学校,把我安排妥当。
我领着二姨夫在校园里闲逛,二姨夫拿出他那个只能照相的破手机,开始到处照相,花花草草,校园的每个角落。
二姨夫开始让我帮他照相。
照完之后,他端着手机每张照片仔细地端详。
我其实内心对二姨夫是十分的厌恶的……但同时带有一点尊敬,毕竟是个文化人。
我企图打开他手机,解开我家人的谜团……可我有不能太……
二姨夫端详着手机,一定不动,眼泪忽然迸发了出来。
我赶紧上去,二姨夫!
二姨夫正盯着手机发呆,手机里是一张黑白照片,一个长相俊俏的女人。穿着的确良,帆布鞋,依靠在貌似学校大门,扎着那个年代的马尾辫子。
我说实话,当时要不是我冷静,我真的想一脚踢上去。
我强忍着,毕竟我是念过书的人,不能向二姨那样武断。
二姨夫貌似触景生情,眼泪止不住,我俩蹲在校园角落里,二姨夫和我尴尬地蹲着……
晚上,二姨夫请我下馆子。二姨夫喝多了,和我开始掏心掏肺。
照片上的那个女人,原来是二姨夫的亲姐姐。
二姨夫叫刘文革,姐姐叫刘红梅。二姨夫从小父母双亡,是姐姐把他养大。
那张照片是当年他念书的时候,姐姐送他时候,学校旁边照相馆给照的。
后来,他为了存姐姐的照片,特意买了手机。
二姨夫说,我家人向来没有照相的习惯,那个年代也照不起相片,爸爸妈妈当了一辈子老师也没有照过相,导致父母去世,发丧连个照片也没有。
姐姐的照片,还是自己扭着姐姐强行照的,姐姐心疼钱,姐姐说,留着钱给你买饭票不好吗,姐姐还因为照相的事,和他发了脾气。
二姨夫说,姐姐当时为了给他凑学费,嫁给了一个农村大老粗,要了点彩礼。姐夫是个酒鬼,家暴。后来,姐姐得了病,对方也不给治疗。
这些自己并不知情,直到姐姐奄奄一息。
姐姐去世后,自己拿着把菜刀要和人家拼命。可是自己没有勇气,后来干脆自己就颓废了。
毕业之后,随便找个村子,刚好是我们村,当起了老师。
姥姥是个热心人,经常去学校给外来的老师送鸡蛋和挂面。
看我不错,就招了我做上门女婿!姐夫说。
二姨夫说,姐姐是我永远迈不过去的坎。
她拿她的幸福换来我念书……要不是因为我念书,她不可能问人家要彩礼。
你姥姥很大度,从来没有问我家里到底是怎么回事,只是听说我人品不错,倒是你二姨一直不信任我。
问我为什么一部手机就单单存这么一张女人照片,还是黑白的,长得那么还看?
我真的不想再提起我的姐姐……
我这辈子最对不起的就是我的姐姐!我一辈子在懊悔中度过,我没有一天不想念我的姐姐!
二姨夫胃癌去世的时候,全家人都跟着忙乎。
二姨夫唯一的遗物就是那部手机,和一摞子书,还有那个红色皮子的日记本。
我打开,上门的扉页写着:赠弟弟刘文革,姐姐刘红梅。
里面是姨夫写的姐姐,都是姐姐……没有别的,从字体和日期来看,姨夫至少写了好多年。
二姨夫去世前,我去过医院几次,二姨夫说,姥姥之所以记恨他,姥姥是想让他早点再找一个,别委屈了自己。
二姨夫住院,姥姥去过一次,全家人抬着姥姥去的。
姥姥给二姨夫包的饺子,可是二姨夫已经连米粒都吃不进去了。
二姨夫扑进姥姥的怀里,嚎啕大哭,说自己最对不起的就是淑芬(我二姨)。
二姨夫去世的时候,二姨已经去世好多年了。
二姨离婚后去了别的村子,一个人单身过了好多年。
还记得,二姨去世的时候,二姨夫跪在姥姥家的院子里不停地磕头,眼泪飞溅。
姥姥端坐在屋里的炕上,没有出来,眼泪噼里啪啦地砸在炕席上。
其实,当年好多人穿掇,让二姨和二姨夫复婚。
二姨夫也有想法,只是二姨不肯。
二姨夫当年送我上学的时候,喝多了。他说,二姨在得知真相后,二姨始终不能原谅她自己。二姨和姥姥说,他一个连个亲人都没有的人,我怎么能这么对待他?
那天,二姨夫趴在马路牙子上,爆锤着胸口,哭嚎的不省人事。
那时候,我才知道什么是痛不欲生。因为,那时候二姨已经不在好多年了。
二姨夫说,二姨连张相片也不给他,结婚照被二姨撕毁了。
后来,还是管姥姥要的。
当年,送我上学的那个晚上,二姨夫喝醉后,躺在我学校操场的长椅上,摆弄着他的手机里的相片,一张是他姐姐,一张是他前妻的。
我要搀扶他上楼。
他说,他活得太畜生了,他想自己凉快凉快。
能说说你在农村都帮父母干过哪些农活吗?
以前在农村时,不管是周末还是寒暑假,都会帮父母做下力所能及的农活。从中,既收获了成长的乐趣,也体会到父母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放牛以前农村还没有普及机械耕作,都是靠大水牛拉动农具来犁田耙地。我家里和其他几家关系比较亲近的农户共同饲养了一头水牛,每家轮流照料一周。
每到周末的时候,我都会主动承担起放牛的任务。将水牛牵到田埂上,让它自由地寻觅青草。自己则随身带着收音机,听听音乐,听听故事,俨然一个怡然自得的放牛娃。记得当时国内足球甲A联赛市场火爆,每到比赛时我就会牵牛外出,端坐在牛背上,听着收音机里现场播报的甲A比赛,也是非常有趣的事情。
抱谷以前农村的孩子应该大部分都经历过。父母收割稻谷时,会顺手将它们摊放在稻茬上进行晾晒,第二天再将稻谷一拢一拢抱到田埂进行捆扎,然后挑到稻场继续进行晾晒。
抱谷时最可怕的事情,就是抱着抱着,猝不防底下冒出一条遮阴的大水蛇,顿时吓得魂飞魄散。而最可笑的,是抱谷时突然踉跄站立不稳,蹲坐在泥地里,弄得一身泥巴,惹得众人哈哈大笑,狼狈不堪。
插秧收割夏季稻时,我们这里有“双抢”的说法,即抢收割、抢插秧。为了赶时令节气,插秧时全家出动。
特别是夏日天气炎热,为了避开中午的高温天气,有时早上五更便起床开始插秧,晚上披星戴月、蚊叮虫咬也要坚持将当天的任务完成。一天下来,腰酸背痛,苦不堪言。每当抱怨时,父母都会安慰这句话:“细伢无腰”。当时也不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反正最后都能和父母一起坚持做完。
插秧时,最不喜欢那种比较长的大秧田,有种一望无际、何时到头的绝望感觉。而短小的秧田,很快就能插到头,感觉胜利在望、如释重负。插秧时最怕的就是蚂蟥了,软软的吸附在腿上,当时老是疑惑,这东西会不会钻进人的皮肤里,现在想想也感觉好笑。
收谷一捆一捆的水稻晾晒后,会碾成一颗一颗的谷粒,摊在稻场上晒干。晾晒时最怕下雨,因为我们这里稻场都是泥土地压实而成的,谷粒淋雨后会渗入稻场泥土里,怎么也扫不起来,当季的收成就全部泡汤了。
夏天的天气随时可能变化,上午还是艳阳当空,下午便乌云密布。天气突变时,父母需赶在下雨前,将稻谷归拢避雨,自己也会拿起扫帚帮父母归置。那个时候,村民之间关系真的很善良、淳朴,一家收拢完了,会毫不犹豫地帮助另一家,邻里互助,没有二话。
大人们忙着大人的事,小孩子也不闲着,用扫帚扑打红蜻蜓,在草堆里捉迷藏,整个稻场上人声鼎沸,欢乐喧嚣,好不热闹。现在,稻谷在田间已实行了机械收割,稻场的作用逐渐淡去而荒芜,曾经的热闹景象再也不复存在了。
虽然现在我早已离开农村到城市里学习、工作和生活,但回想起以前帮父母做的农活,仍然倍感温馨。农活虽辛苦,但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懂得其中的乐趣,才会领悟其中的人生真谛。
如何用自行车链条自制工具?
自行车链条可以做成扳手 ,两头焊接,中间螺丝可调节扳手大小,很不错的修理工具。当然小时候用链条还制作过枪,用火柴,铁丝做的顶针撞击火柴头,加炸药,威力不小,可以河边抓青蛙。
我的山地车上面装了6个青蛙灯?
明显伪骑友。呵呵
我们的宗旨是,人不离车,车不离人,人在车在,车亡人不亡。哈哈哈。
很多车友为了逼自己不离车,都不带锁。
言归正传,青蛙灯又不值钱,碰着稀罕的,送几个又何妨
关于【自行车青蛙灯怎么用】和【给我一个你的故事好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