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自述,再创业,他和他的合伙人认为只有两个方向是真正感兴趣并愿意投入后半辈子去做的,一个是电动汽车,另一个是下一代计算平台。 之所以选择后者,罗永浩说,“电动汽车不像手机,有特别成熟的代工,从启动到基本弄明白量产可能至少要五,六年,资金要求也大很多倍。这三年,除了造车新势力那3家,很多超级重量级的选手也都陆续进场。我们综合估算了难度和时间窗口,觉得已经来不及了,最后选择了AR。” 盖世点评:数字化时代,AR也并未远离汽车领域。 大陆集团投资入股魔视智能,双方合作方案预计2023年量产 根据规划,该解决方案将能够覆盖从低成本车型到高级车型的各类乘用车车型,具有多功能,低成本,低功耗,高安全性的特点,支持主流算力芯片平台,同时还能扩展适用更高自动驾驶等级的高级差异化功能。
[今日必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