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周二,据媒体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称,英特尔公司正计划大量裁员,可能多达数千人,以削减成本,应对日益恶化的PC市场。
知情人士称,英特尔的裁员计划最早将于本月公布,该公司计划在10月27日发布第三季度业绩时同时披露裁员细节。截至7月,这家芯片制造商拥有113,700名员工。
我们还将在2022年削减核心支出,并在下半年采取更多行动。
随着市场对经济衰退的担忧加剧,与许多其他科技公司一样,英特尔今年冻结了招聘。
IDC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第三季度全球PC销量同比下降15%。在笔记本电脑和台式电脑中使用英特尔处理器的惠普戴尔和联想的销量都大幅下滑。
该公司股价在2022年下跌超过50%,仅上个月就下跌了20%。
包括英伟达和美光科技在内的一些芯片制造商表示,他们目前正在避免裁员。但苹果谷歌甲骨文ARM等其他科技公司已经在裁员了。
扩展阅读:
英特尔手里还剩多少张牌?
一个公司在低迷时期很难犯错,但在鼎盛时期很容易出花样。
同期,距离AMD经典Zen架构问世还有一年,被寄予厚望的APU市场反应平平。在CPU市场,双方的份额差距达到了最近十年的最高水平。
但2016年后,英特尔的旧业务和新业务都遇到了麻烦:
移动终端的Atom系列处理器停止开发,基带芯片业务卖给了苹果。TMG部门的工艺迭代长期卡在14nm,本该转移到10nm,所以被迫集体挤进14nm。在这个窗口期,TSMC和三星完全超越了英特尔。
而在AMD这边,Zen架构经历了三代迭代,在TSMC新制程的加持下,AMD在CPU的市场份额从2017年开始稳步增长,2022年第一季度达到27.7%的历史峰值。
在此前的二季报中,AMD营收超过60亿美元,同比增长70%,利润飙升119%。相比之下,英特尔大举推进,成功打破30年连续盈利不亏损。伯恩斯坦的分析师看了之后表示非常震惊。“这是我们职业生涯中见过的最糟糕的报告”。
先扩大差距,再缩小差距。
最终,AMD的市值历史性地超过了英特尔。
过去十年,英特尔错过了电子行业几乎所有最大的增量市场:2005年,英特尔拒绝为苹果开发手机SoC,错过了智能手机产业链中附加值最高的环节。也没有预见到GPU在AI领域的应用。
英特尔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是,随着消费电子市场的持续下滑,其主营业务正在萎缩。
那么,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呢?
01止血:割爱创新业务
2020年,接任英特尔CEO第四年的罗伯特斯旺做出了一个违背祖训的决定:以90亿美元的价格将NAND闪存业务卖给SK海力士,脱下了英特尔的第一条内裤。
NAND闪存并不是英特尔唯一的阻力。错过移动终端市场后,很遗憾英特尔曾经沉迷于开疆拓土,寻找新的第二条增长曲线,却走了很多弯路。
在移动市场,英特尔的x86架构输给了ARM,之后英特尔试图用atom处理器反击,但在昙花一现的上网本市场赌上了芯片,之后搭载在手机上,依然表现平淡。
罗伯特斯旺上任后,面对创新业务的过度负债,英特尔开始“忍痛割爱”,一系列非核心业务相继被剥离:
最让外界震惊的无疑是奥腾业务的关停。
傲腾是英特尔研发的内存和硬盘二合一产品,过去被视为反击存储市场的利器。同时也是英特尔近年来剥离的第六项非核心业务,直接带来了第二季度5.59亿美元的亏损。
奥腾失败的原因有两个:直观的原因是美光在与tweet的合资公司解散后,成为市场上唯一拥有3D XPoint生产工厂的企业
另一方面,缺乏竞争力。在过去的几年中,存储行业明显偏爱CXL内存:不仅可以完美替代奥腾的功能,而且成本更低,同时可以实现更灵活的外存池。由此造成的巨大损失,已经让英特尔难以承受。
但核心因素是主营业务的收缩:随着CPU市场的龙头地位越来越不稳定,新业务“战略亏损”的空间会越来越小。
其实很多互联网公司也是这种情况。——,核心部门收入下降,边缘部门裁员收缩。
这被资本市场视为英特尔东山再起的信号。基辛格上任当天,英特尔股价上涨7%。
症结:失败的钟摆
但基辛格上任后拨乱反正,提出了雄心勃勃的IDM2.0计划:不仅自己做芯片,还为其他公司代工芯片。
在基辛格的计划中,英特尔必须在几年内迅速赶上TSMC和三星,因为技术落后是英特尔在过去几年逐渐衰落的核心因素。
所谓IDM,是指半导体生产的三个核心环节: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全产业链自行安排。这种模式的好处是生产能力强,可以全方位实施自己的战略。缺点是企业生产战线长,投资成本高。
基于这种模式,英特尔开发了一种叫做tick-tock的生产模式:即以两年为单位,“tick Year”专注于芯片制造,更新芯片制造工艺和升级技术,“tock Year”专注于芯片设计和创新架构。
英特尔曾经依靠这一策略,打遍天下无敌手,获得了接近垄断的市场地位。但自2014年以来,“滴答”的钟摆出了问题:
这一年,英特尔量产14nm工艺,与22nm相隔近两年半。10纳米工艺量产花了四年时间。到现在,10nm工艺已经用了近3年,但7nm工艺要今年下半年才能出来。
在此期间,英特尔曾经拿出了14nm的magic change第三代,而TSMC和三星的工艺正在稳步迭代。严格来说,英特尔的落后一部分是因为其对芯片密度的固执追求,导致制造工艺难以突破。
比如按照TSMC的标准,英特尔的10纳米可以称为7纳米。甚至TSMC也承认,纳米值不再代表真实的物理尺度,而更像是一个营销术语。
没错,但AMD依靠TSMC虚胖的7nm绝地反击也是不争的事实。
2016年初,英特尔一家吃掉了约80%的市场份额,但随后几年,英特尔的市场份额逐渐下降到60%左右,而AMD则依靠Zen架构稳步缩小差距。
7月底,AMD下一代芯片锐龙5 7600X涉嫌窃密。在泄露的评测结果中,定位于中端跑分市场的单核跑分7600X居然超过了英特尔的旗舰芯片i9-12900K。
IDM模式能够发挥优势,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下游产品的份额。随着芯片设计和制造两端的投入越来越高,庞大的上游研发;成本只能通过大量的产品运输来弥补。
在消费电子行业的大公司中,几乎只有三星和英特尔采用这种模式,因为他们的产品市场销量足够高,出货量也足够大。
2008年,AMD出售了自己的晶圆厂Grofond,这是目前全球第四大芯片代工厂,只是为了摆脱亏损,专注于芯片设计,对抗英特尔和英伟达。
从工艺和成本来看,IDM的“我什么都想要”势必要比TSMC /AMD的“专攻制造/设计”高很多。
尤其是下游产品销量下滑的时候,两端的资金压力会更大。例如,2021年,TSMC的资本支出达到300亿美元,而英特尔的收入仅为179亿美元。
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出现“制造工艺落后-销量下降-研发减少”的恶性循环。d支出——进一步落后的制造工艺”,这也是罗伯特斯旺推动2020年废除IDM模式的原因。
但一年后,Kissinger上台重新审视芯片制造业,将矛头指向AMD和TSMC。
03绑腿:无奈的权宜之计
IDM2.0公布后不久,英特尔与联发科达成合作,代工一系列低复杂度的芯片产品。但英特尔与联发科的合作,有着——开放X86架构的重重门槛。
X86架构诞生于1978年。它是英特尔开发的一套计算机语言指令集,也是英特尔过去躺着赚钱的关键。从那以后,大多数PC使用X86架构已经超过40年,以至于它几乎成为了一个行业标准。2009年,欧盟起诉英特尔滥用其在X86架构中的主导地位。
让英特尔开放X86架构授权,堪比可口可乐公开配方清单,无异于让英特尔脱下最后一条内裤。
1978年采用X86的8086处理器
英特尔愿意“放弃垄断”,源于阵营内部矛盾日益尖锐。Intel AMD和Intel AMD是唯一拥有X86架构授权的公司,咄咄逼人的AMD让Intel感到尴尬。2021年第四季度,AMD在X86处理器的市场份额首次超过四分之一。
但从长远来看,外部挑战同样具有威胁性。
2019年,曾经的大客户苹果决定抛弃英特尔:一是英特尔X86架构下的芯片长期存在能耗问题,这让极度追求能耗比的苹果难以承受;第二,英特尔的制造工艺跟不上快节奏的研发;Mac的进展。
事实上,英特尔不仅失去了一个客户,还获得了一个未来的竞争对手——。苹果决定开发自己的基于ARM架构的芯片M1。
同时,英特尔还可以将曾经的垄断工具X86架构变成极具吸引力的合作芯片,优化生产结构,为OEM业务注入新的活力。
在此之前,英特尔的代工都是“自给自足”。一旦芯片工艺更新,所有产品线都会换成最新的工艺,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很多过时的工艺无法带来效益。要知道TSMC近一半的收入都是来自16nm以上的成熟工艺。
在《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这本书中,英特尔的创始人安迪格罗夫很不幸地指出了公司的近况:
上一个时代的辉煌巨星,往往是最后一个适应变化的,也是最后一个屈服于战略转折原则的。他比大多数人更悲惨地失败了。
上世纪80年代,日本企业在DRAM领域创造了坚不可摧的优势,迫使英特尔转向微处理器的开发,由此诞生了电子行业的霸主。今天的英特尔有点类似于当时的东芝和NEC。
当媒体问到第二季度财报时,CEO基辛格只留下了四个字,“我活该”。
30年前,英特尔开启了有大背景的日企之间的第二战场,即主机向消费产品转型,消费电子市场迅速繁荣。但现在,整个消费电子市场正在萎缩。
要在这样的情况下重回巅峰,恐怕要比AMD的绝地反击困难数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