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泄大便是人的生理需要,由人的意识控制。 在婴儿还没有产生控制大便的意识时,生理需求占主导地位。 排便是一种反射活动。 如果排便反射得到很好的抑制,直肠对粪便的压力刺激就会失去正常的敏感性。 1岁左右的幼儿容易因玩耍过度而忽略粪便排出,粪便在大肠停留时间过长,粪便水分被吸收后变干变硬,最终难以排出,这也是便秘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趁早好好确立排便习惯,养成早上定时大便的习惯是很重要的。 必须说明的是,孩子对排尿的自我控制意识比排尿的自我控制意识形成得更快。
7个月后,孩子学会了独立坐着。 普通孩子在大便前表现,可能会突然眼圈发红眼睛模糊身体扭曲嘴角向两边用力放几个臭屁。 这时,孩子可以坐在盆里练习排便,大人可以在旁边扶着。 孩子解大便后,一定要亲吻,让孩子知道喜欢这样排便的爸爸妈妈,自己也很舒服。 之后,每天父母都会在同一时间将孩子放在便鉴上解大便,用语言和表情示意孩子向下用力排便。 几周后,孩子坐在便鉴上,他的神经系统就会出现阈值反射,催促他向下用力排便,养成每天坐便的好习惯。 1岁后,训练孩子用语言表达大便。 这样的训练需要时间,父母必须有耐心。 如果训练得当,孩子2岁左右就可以完成如厕训练。
尽量把排便的时间定在早上,每次坐盆的时间在5分钟左右,不要超过10分钟,以免引起孩子的反感。 孩子一岁了,可以买小马桶放在大人的大桶上,训练孩子在厕所里大便。 如果父母经常训练,饮食没有特殊变化,孩子会在规定的时间内大便。 一般来说,孩子到2~2.5岁才能很好地控制大小便。
1g
发表评论